
屋漏偏遭连阴雨优速配资,船破又遇顶头风。
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大地震,震级高达8.7级,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距堪察加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市仅136公里。

地震还引发了切夫克柳火山喷发,从开源视频中能够看到,地震发生时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市区内有多栋房屋倒塌,由此引发的海啸当下正在日本海肆虐。

作为足以跻身地质灾害前5的大地震,8.8级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32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根据震级与烈度(破坏力)的关系,在同等震源(震源深度15公里内)下震级每提高一级地震烈度增加30倍,也就是说勘察加半岛地震的破坏力相当于我国唐山地震的30倍……
一般来说地震以三种形式存在: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但此次勘察加半岛地震则属于构造+火山混合型地震,这种地震的破坏力更大。
地震爆发后,中美日三国都紧急发布了海啸预警,那么,位于堪察加半岛的俄罗斯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会不会遭到重创并引发核泄漏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优速配资,首先要了解勘察加半岛的地理状况。
堪察加半岛面积37万平方公里,与日本相当,是全球最神秘的地区之一。冷战时期苏联曾对该岛实施了长达70年的封锁,导致其长期与世隔绝,未得到过任何开发,经济极度落后,直到今天岛上居民也只有25万人。

苏联之所以封锁勘察加半岛,则在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它东临白令海,海峡对岸就是美国阿拉斯加州,南边与日本隔着宫古海峡相望。该岛是沙俄抢来的,原本属于中国,也就是唐代时著名的“流鬼国”,清朝时期才被俄国人抢走。
到了沙俄后期堪察加半岛周边出现了两大强国,一是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沙俄的日本,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如日中天,已占领了库页岛,若继续北上就会攻占勘察加半岛,苏俄海军根本挡不住。另一个就是美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苏联干脆将其封锁,而且还故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感防止两国渗透。

实际上美国若想得到勘察加半岛,一夜之间就可以登陆,就算苏联想支援都来不及,该地区距莫斯科空间距离足有7000公里,且直到今天都不通公路和铁路,25万人的生活全靠海运,根本就没有什么后勤保障。
利用这种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苏联在岛内修建了大量核导弹基地,直到1991年解体勘察加半岛的封锁才被解除。
但由于交通闭塞,俄罗斯没有钱投资开发,该半岛至今贫困落后。且这地方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全年最高气温17度,最低气温零下50度,没有工业也没有农业,当地人都靠打鱼为生。因此,尽管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钨等等却没有人愿意去开采,开采就得修路并大兴基础设施。

但对俄罗斯海军而言却是优质的潜艇基地,俄太平洋舰队潜艇基地就建在这里有3大优势,一是安全,二是隐蔽,三是方便。半岛的阿瓦恰湾是天然的深水港,背靠火山,火山下就是延伸到海底的坚硬花岗岩,苏联在这里建造了维柳钦斯克潜艇基地,将“北风之神”“亚森级”等战略或攻击核潜艇都隐藏在这里。

这些潜艇平时就藏在水底花岗岩底下,既能抵挡海啸,也能抵挡导弹攻击,潜艇平时想出海则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而且向东可以逼近美国西海岸,南下能够直插日本北海道,还可以拱卫库叶岛和南千岛群岛。
库页岛是俄罗斯从中国手里抢走的,南千岛群岛则是苏联逼迫日本割让的,这也是为何俄军明明已深陷乌东战场日本却不敢夺回千岛群岛的原因,是忌惮堪察加半岛的俄罗斯核潜艇,这才是俄罗斯手中最大的牌。

这场地震当然能够威胁到俄维柳钦斯克港的核潜艇,毕竟是8.8级地震,但应该不会损坏核潜艇,因为苏联在建设该基地时也是按照核弹级防护级别建造的……从理论上来说,地震或许能够破坏基地一些基础设施,却很难造成根本性破坏。
这场地震,也暴露出了俄罗斯的真正软肋,不是海参崴而是勘察加,若没有勘察加半岛的海基核武器威慑,俄罗斯的陆基与空基核力量还真不够看的,发射10次失败8次……
惠融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