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12月15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第12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除了副司令胡琏等人成功逃脱尊享配资,兵团司令黄维和大部分将领都被生擒。12万人中,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存。
胡琏逃跑后,奉命收集从长江以北溃败的残兵,并征募新兵,勉强组建了两个军,恢复了第12兵团的规模。黄维的逃脱则较为不幸,他未能像胡琏那样迅速脱身,被解放军从坦克内喊出并俘获。黄维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
关于黄维被俘的过程,史料中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文强的回忆被认为比较可信。文强与黄维在同一天被俘,而且两人最终都在1975年获得特赦。回忆中提到,文强曾是“徐州剿总”指挥部的中将副参谋长尊享配资,负责指挥多个兵团,其中就包括黄维的第12兵团。黄维在战场上虽然曾是文强的下属,但最终两人都在俘虏营中重新相遇,并以文史专员的身份共同工作。
展开剩余70%在战役期间,黄维的十八军装备了全套美式武器,但并未得知黄维的作战计划。部队一旦被解放军包围,黄维急忙跳上一辆坦克试图突围,但很快被解放军制服。没有激烈的反抗,黄维便被俘。其实,黄维当时心存侥幸,想着通过编造身份来逃避惩罚,就像许多蒋军将领曾经用这种方法逃脱过。与黄维相比,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的伪装更成功,他甚至装作伤员成功逃脱。
更早被俘的十八军将领杨伯涛,也曾企图通过编造身份逃脱。杨伯涛跳水试图自杀,但由于水浅且水温低未能成功。他急忙爬上岸,最终谎称自己是“书记官”,但很快被识破。黄维则在被俘后编造了一个虚假的身份,说自己是江西弋阳人、十四军的上尉司书。然而,他的谎言很快被识破,且被指认后尊享配资,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事实上,淮海战役中,很多被俘的蒋军将领都曾试图通过自称文书或军需官来逃避惩罚,比如杜聿明自称“高军需”,文强自称“上尉书记官”。黄维被俘时,虚岁已四十五,他的外貌和身份都无法瞒过审讯官员。在被问及自己入伍时间时,他编造了一个与事实不符的回答,结果让自己陷入困境。当管理员指出他的身份不符时,黄维竟说出“甘愿挨枪毙”这样的话,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中将黄维,来自江西贵溪。
文强在回忆中轻描淡写了黄维被俘的细节,也没有过多调侃这个老朋友的遭遇。自己被俘时,文强也经历了一番有趣的“伪装”经历。杜聿明逃走后,文强被困在一个冰窖里,与剩余的几位将领一同躲避。第二天,他与其他人一起逃出冰窖,但很快被一队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发现,并被押送到俘虏营。在营地,文强一度冒充“上尉书记官李明”,但最终还是被解放军识破。
肖政委是其中一位识破文强身份的军官。在一番交谈后,文强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随后,他被送到徐州,通过梁山来到了山东潍坊的一个村庄。王耀武等人已在门口等候,他们对文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提到其他早已逃脱的将领。
这段历史充满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不乏讽刺意味的细节尊享配资,让人在感叹战争无情的同时,也对那些曾在战场上拼搏过的将领们产生了些许同情。
发布于:天津市惠融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